7月8日,2023新媒体文化大会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与会嘉宾反响热烈,点赞悦来国际会展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
“我是第一次来悦来,觉得这里的环境特别好,和我印象里的重庆不一样。”国家广电总局传播机构管理司原司长陶世明对悦来国际会展城的环境赞不绝口,“山好、水好、人好,期待下一次在两江新区悦来相聚。”
响铛铛科技合伙人黄生感慨,“这里和新加坡很像,温度、湿度非常适宜,特别是早上在悦来,沿着嘉陵江边步道走一走,听当地人介绍悦来的过去、现在、未来,感受到了这里不一样的人文气息。”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博导、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已经多次来过重庆,这次来到悦来让他感受到了不同。“两江新区是新区,但是这里与其他城市新区有区别,除了经济发展,两江新区在悦来打造了多个文化IP,我们感受到两江新区对文化的重视。”
作为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开放的核心平台,悦来国际会展城以高品质生态环境、高品质城市文化,在这片18.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持续塑造绿色肌肤、创新灵魂、人文气质,书写了“文艺范”生态智慧之城的新诗篇。
生态是悦来的肌肤
悦来国际会展城作为首批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本底,包含了台地、滩涂、江、河、溪、峡谷、崖壁等地貌,通过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合理利用,悦来投资集团科学统筹推进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岸线生态保护修复,打造了悦来江湾、悦来嘉陵江滨江休闲道等景点,扮靓 “两江四岸”风景,建设令人向往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按照山水城市建设理念,悦来国际会展城以生态打底,用绿色作画,城市绿地面积近6000亩,绿地覆盖率超40%,建成了悦来会展公园、生态城滨江公园、张家溪公园等100余个公园广场,随处可见的绿道、绿环、绿廊,正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的舒适感和幸福感。
同时,利用江水源、污水源、分布式能源等清洁能源,悦来国际会展城积极控制碳排放,减缓热岛效应,降低城市噪音,增加空气负氧离子,不断提升空气质量,让居民拥有“一年四季、季季如春”的舒适享受。漫步其间,绿水逶迤,青山相向,草木繁盛,花鸟为邻,湖光、山色、江水缠绵,抬头有蓝天,出门有公园,散步有绿道。环境美,生态绿的画卷正在悦来国际会展城的土地上徐徐舒展。
文艺是悦来的基因
悦来国际会展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曾留下了邓小平登岸踏上救国复兴道路、周恩来复刊《新华日报》的“红色文化”,余光中情系故乡的“乡愁文化”,还有江北化肥厂老厂区留下的“工业文化”......这些厚重的文化本底,为这方土地埋下了人文的种子。
将18.67平方公里的土地艺术作品化是悦来国际会展城打造无边界美术馆的美好蓝图。无论是公共艺术作品还是公交车站、休息座椅,处处充满着文艺的气息。在这里,你不仅可以与极具想象力和震撼力的十四件公共艺术作品不期而遇,还可以走进“马路上的艺术展”,在悠闲的等车时光里参与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将文化艺术元素全面融入城市发展,让市民在生活中体验人文之美,感受城市之美。
以艺术为媒介,以文旅为载体。悦来国际会展城高标准举办了两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艺术展,引进了国内外知名艺术大师为悦来创作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环重庆国博中心公交车站已全部实现艺术作品化。涂鸦城市变电箱200余个、布设艺术座椅近百个……真正做到让艺术栖身在悦来的绿水青山里,让艺术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悦来国际会展城还高标准创建文旅IP,建设悦来美术馆、悦来庄稼等核心文艺项目,不断增强文旅产业动能,推动悦来国际会展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向下生活里的X种方案”、“水墨再定义: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画家黑泽明”、“踪迹与在场”、“无垠的边缘”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展在悦来美术馆陆续开展。
“读城”活动、叙事亚洲·青年艺术派对、余光中诗会、“悦来新诗力”国际文化艺术节、“如诗颂歌”红色展等特色艺术活动在悦来国际会展城接连上演,这些极具影响力和感染力的活动不断丰富城市艺术气质,让悦来国际会展城迸发出文化艺术的光彩。
经过十余年的蜕变,如今的悦来国际会展城已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文化时尚的聚集地。未来,悦来国际会展城将持续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山水城市“样板间”和“近者悦、远者来”的开放城市“会客厅”,奋力谱写高品质生活的“悦来篇章”。